原标题:书香战“疫”,为你读“师”——研究生骨干培训班世界读书日主题云端学习活动纪实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4月23日,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第四期研究生骨干培训班开展“书香战‘疫’,为读‘师’”云端主题学习活动,通过共读战“疫”家书、共享经典好书的方式,致敬抗疫英雄,领悟文字魅力,让书香飘逸云端,让阅读扎根心田。

研究生院(研工部)教育管理科杨雅程,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周静,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生专职辅导员蒋江红,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金昭羽,部分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校研会主席团成员,研骨班全体成员,共19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第四期研骨班班长彭家俊主持。

共读家书励志

研骨班第二组学员,来自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君进行诗朗诵—《相信》。“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在阻挡病魔的五指峰间逆行!”激昂澎湃且铿锵有力的诵读,附和着缓慢柔和的背景音乐,同学们仿佛来到抗疫前线,亲眼目睹医护人员为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而争分夺秒、不惧生死。与会同学纷纷在聊天对话框表达自己的心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自 教育学院的王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袁鹏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汪正勇三位学员依次诵读《逆行抗疫第一线,“95后”在行动》《家书有情 大爱无疆》《咱家人齐了,啥时候都是年》三封家书。

随后,研骨班学员分享了共读家书后的心情与思考。

国际汉学院吕娟娟讲到,赵清雅的这份家书,字里行间都是真情流露,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危难之际的勇敢“逆行”,一个个平凡英雄的英勇奋斗,如同一道道希望之光,点燃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磨炼是成长的催化剂,抗疫是时代给我们的成人礼。在此次战“疫”中,我们的“95后”同伴舍生忘死,冲锋在前,这让我们对责任和奉献的感受更加直观,对勇敢和担当的理解更加深刻,我们以后的路也会走得更加从容、更有底气。

国际商学院孜列·木合牙提讲到,以前“95后”在老一辈嘴里,是活得太好、没吃过苦、没受过罪的一代人,是还在父母庇护下的一代人,面对疫情他们破茧成蝶,不再是躲在父母屋檐下避雨的孩子,更没有成为别人嘴里垮掉的一代。他们从老一辈身上接过重担,担起责任,坚定的,充满信心的走下去,证明着,自己是支撑社会的栋梁之材,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更是打赢防疫阻击战的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郭书利讲到,他们逆行而上,奔向疫情最前线;他们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绵薄之力支援同胞;他们挑灯夜战,用“中国速度”与疫情奔跑;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生最精彩最壮丽的韶华篇章!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追光者,更是我们心中最可敬的时代英雄。虽然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我们并不知道你们的姓名。但因为有你们,守在电视前、握着手机的我们,多了一份战胜灾难的信心!

美术学院贺小瑞讲到,吴海霞在给女儿的家书中提到“妈妈也是医务工作者,现在患者和武汉更需要我”,传递了身为人母对职责的坚守,白天天使对生命的守护。这些最美“逆行者”,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危急关头,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健康的钢铁长城,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铿锵“战疫”之歌。支撑他们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和家人的鼎力支持、无私奉献。在这一刻,家不仅是温馨的港湾,更是奋力拼搏的加油站、勇攀高峰的千斤顶、冲锋陷阵的推进器。

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婕讲到,这对医护伉俪是中国无数医护人员的缩影,医护人员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技术,对付着这个危险而未知的病毒,对付着因为物资短缺而产生的许多困难,对付着许多未知的危险和人们心中的恐惧。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现如今中国抗疫的良好局面,我们复工复产复课才有了最坚实的保障。现如今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中国的局面虽有所好转,但我们还是不能放松警惕。

体育学院赵锦涛讲到,这些温暖有力的家书向世人讲述着真实而又鲜活的战“疫”故事,传递着爱的力量。因为爱所以牵挂,牵挂身处疫区的爱人是否会有危险,牵挂家中的老人、小孩是否健康平安。因为爱所以懂得,懂得义无反顾赴战场的坚定与决绝,懂得新春佳节无法阖家团圆的无奈与愧疚,懂得一句“一切安好,勿念”其实是莫大的助力与支持。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生命永恒的动力。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疫情阴霾尽快散去,我们一起迎来春暖花开!

共享经典弘文

来自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丽琴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史敏丽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建兴心理学院谢春雨文学院王考研五位同学为大家精心分享了五本经典书籍。

《且以优雅过一生》

分享人:张丽琴

分享词:读《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我认识到了一个才情横溢、满腹诗书,一个坚忍、从容、睿智、宁静、淡泊、独立的杨绛先生。我羡慕于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之间的爱情,他们一见钟情,志趣相投,互相成就并且相守一生。杨绛先生经历诸多苦难,却依旧热爱脚下的土地。她缓缓地走完一生,留给我们诸多文学作品,与人生的哲学。向杨绛先生学习,我们还要学习先生爱书、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方能做到”不困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葡萄牙的高山》

分享人:史敏丽

分享词:这本书读完后震撼心灵,三个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入,看似无联系,实则它的主线是爱,包括亲情和爱情;死亡;人类和猩猩;现实和信仰!使读者对于人生中的得到与失去再一次进行思考与探索。是一曲人类反抗死亡、寻觅心灵家园的恢宏乐章。不得不说,马特尔无论从语言的哲思到意象的象征,都设计得十分巧妙,行文也在虚幻和现实中自由穿梭,引人深思又不乏幽默。《葡萄牙的高山》就连题目也是一个有趣的黑色幽默:真正的葡萄牙高山区并没有高山,它只是一望无际的荒原,间或有一些突兀林立的巨石。它就是我们每个人追寻心灵家园的必经之路——孤独、荒谬,但是义无反顾。

《故宫日历》

分享人:王建兴

分享词:

用优雅的姿态

阅读优雅的书籍

当故宫被写成日记

历史跃然于文物之上

沉淀的岁月

斑驳的沧桑

总会令每个人感动

总会激起对文明的致敬

和对未来的向往

《腾讯传》

分享人:谢春雨

分享词:为了完成这本书,吴晓波耗时5年,做了大量的采访、查阅,最终梳理出了腾讯自1998年诞生以来至2016年的发展历程的主要脉络。作者用“幸存者”、“挑战者”和“领跑者”三个词概括了腾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三个不同的角色。豆瓣关于该书的内容简介里写到,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

《战疫家书》

分享人:王考研

分享词:在一封封战地家书里,我们能看到一个个赤诚的灵魂,一个个鲜活的面孔。翻读一封封真实的家书,就是翻开人们细腻、丰厚而温暖的内心世界。见字如面,展信如晤。尺素家书,承载着一份份普通人的期许和愿景。当它们拼接在一起,就汇成了每个个体在特殊时期的声音,就是一部普通人的抗疫心灵史。大家都在说,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降临。那些陨落的星星,也会在天上看着我们,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即使黑夜很可怕,但群星闪烁,便不会跌入永夜。加缪说,“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我们期待在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里,不再需要牺牲和奉献,让渡和成全。或许多年以后的某个晚上,当我们已经记不清这段日子的时候,希望我们和我们的后辈重新翻看这些家书,这里有普通人普通的故事,也有历久弥新的温情与力量。

共话成长笃行

四位老师针对同学们的分享,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周静老师讲到,在厚重的文字和穿透力十足的诵读背后,是一个个战疫故事和榜样的力量。举办线上读书分享能让同学们的思维碰撞,希望大家日后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学会做人与做事。

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生专职辅导员蒋江红认为,此次战疫情涌现出了一大批“90后”党员,少年强才国强,希望同学们向这次疫情中表现突出的“90后”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记初心,不忘使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金昭羽谈到,青春的答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踏实学习提升自己,积极奉献集体关心他人。作为研究生,国际化视野、格局很重要,这次疫情不仅是病毒战,也是国际舆论战,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外语,多和其他文化视角的朋友沟通,全面的分析热点问题。

研究生院(研工部)教育管理科杨雅程讲到,首先感谢三位辅导员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参加此次活动,号召研究生党员和骨干做好辅导员的“左右手”,共同守护好全校研究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次,感谢精心准备分享的学员,为大家带来了丰富且宝贵的精神食粮。最后,在读书日举办线上学习分享活动,最大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反思读书的意义,同时通过共读战“疫”家书致敬抗疫英雄。希望大家以后继续保持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据悉,第四期研骨班成员还积极带头参与由 微研star公众号发起的 21天学习打卡活动,为培养研究生在疫情期间自觉自律的学习习惯,营造积极向学的读书氛围和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发挥良好示范引领作用。

END

文案:杜雨桐

编辑:王博文

审核:杨雅程 袁雨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