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加油

各位学弟学妹,当你们下定决心准备考研的那一刻起,你们就选择了一条抛弃了安逸的道路,跳出了舒适区,向着人生下一个更高目标开启了冲锋。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的考研生活却是极其相似的——一样的痛,并快乐着。

当你们在读这一篇我为你们写的这一部小说时,你们也逐渐开始下定决心,开启人生了另一场长跑比赛。希望我的这一年的学习计划、生活节奏以及犯的错误等能给你们带来一点借鉴。能够在你们彷徨时,挣扎时,焦躁时,自我怀疑时有所帮助。

???????????????????

??????????????????? ????—2020届学员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上海某大学的。我的大学成绩并不好,甚至不到3.0的绩点。从大一开始,就不爱学习,总是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就把学习给耽误了。总体而言,在学习上属于底子一般般的。这次考研从2020年初开始准备,中间有4个月因为在校,参加了各种活动,学习效果并不太好,不过最终还是坚持到了2020年底。考研成绩其实还没出来(我是害怕很多当时的内心想法会在一两个月后记得不太清楚,就赶紧把心里的感触给写下来了),我在医考帮上测得西综成绩为235,政治选择题为43(大题今年都是原题,所以就按平均政治大题成绩去算了),英语不算太好,可能65-70之间。总体成绩处于370左右。这个成绩在比较好的学校科室可能不是很显眼,但对于我这个基础并不太好的人来说,我已经很满足了,超出了我原来的预期。我也希望我这一年的经验或经历能给大家帮助。(本篇篇幅较长且大部分都是干货,希望大家能花一点耐心认真阅读)

我下面会从

一、考研总体特点、

二、物质(书籍和视频)准备、

三、西综学科特点、

四、时间安排

五、心理调整

等几个方面去说明,各位各取所需。

点赞的今年必上岸嗷!

一、考研总体特点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考研与平时考试的不同之处。大学期间我们经历了太多次考试,但大多都是考前抱佛脚的,而考研是要经受一年不间断的折磨,坚持到最后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也就说明,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像跑五公里的时候需要调整到最平稳的呼吸,这才能保证你跑的足够远。除此之外,我们在这一年里还应该准备粗糙的计划表(注意不是特别具体的计划表),规定者我们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至于为什么是粗糙的我会在时间安排里面讲清楚。

考研跟高考也不一样,高考是在你对很对知识很熟悉的前提下进行拔高训练,熟练度训练。而考研,是考验你对大量知识进行记忆,对熟练度,甚至理解深度都要求不算太高(生理内科相对高一点)。而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要去钻研偏难怪,这个不但没有太大的意义,还会让自己心态爆炸。这里所说的偏难怪包括但不限于西综紫皮书(等会我会对资料的特点进行讲解),英语、西综各个考研机构出的模拟题等等。

还需要一帮志同道合的研友,2-4个左右,要了解他们为人,在这一阶段要保证内部的和平相处,不要闹矛盾。还要掌握最新考研信息,比如今年科室招生情况、分数、导师今年名额等等,特别是你要报考的学校科室的老师个人情况(老师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噢),这个算是除了你考试成绩以外,对你考研以及以后影响最大的东西啦。

大体的特点就到这里,后面开始讲下具体的内容。

二、物质准备:

资料准备

西综资料准备:

1.第九版崭新的课本(如果你之前的课本没被乱画的话也可,因为原来的书籍大多都被乱涂乱画了,之前划的知识点跟考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你要以课本为基础的话,建议买一本新的,真题、错题等考察的知识点都可以划在上面),

2.石虎的小红书(必备),

3.傲视天鹰讲义(记忆技巧规律总结),考研讲义(《同步练习》的话就见仁见智了,我当时根本没时间去做!而且难度也比较大)

(Ps:考研与傲视的部分区别,老贺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傲视重点突出,便于记忆,这也是各取所需。当然,也可以全都要,互相佐证着看效果也不错哦)

4.除此之外,具有拔高性质的:北医紫皮书(比较难,而且题量比较大,没有解析,但是知识点覆盖会更加全面,想考240以上高分的同学建议做一下),考研教育的白色练习题(我不晓得叫啥555,功能与紫皮书类似)

5.后期还可能需要

(1)北医黄皮书(跟石虎小红书差不多,做腻了换着做一做)、

(2)北医病例专项训练或者傲视专项训练(西综想拿一个还不错的分数需要把病例题掌握好,亲身体验,这个专项练习练习效果颇好)

(3)傲视天鹰的一系列考前冲刺阶段的资料(因为我买了北医系列所以这些我都没买,只买了一个最终预测三套卷。意外的是三套卷今年知识点命中率很高,强烈推荐)

(4)真题套卷(这个买谁家的都可以。有北医绿皮书贺银好像也有。网上有那种整套的只有卷子和简要解析,较为便宜一点)我第三轮时就是只做套卷,然后在课本上找知识点进行标记。个人感觉有利有弊,好的是做题节奏得到了加强,复习时重点明确。坏的呢,就是复习不够全面,很多知识点在第三轮的时候都遗忘了。

?

我是属于比较喜欢刷题的类型的,毕竟河南高考生哈。所以做的题比较多,给大家推荐的题也相应比较多,当然也有人没怎么刷题,靠着看书背书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个就算见仁见智吧。

英语资料准备:

真题(重中之重),推荐张剑的,我总共买了三种,一种张剑的,一种叫考研真相,还有一种叫考研考研,总体感觉张剑的解析比较适合我,当然第二种有比较独到的解题办法,第三种是属于刷题性质的,解析比较少,适合第三遍或者第四遍刷题用。

单词书

(1)红宝书恋恋有词也可。我个人不太喜欢听单词课,所以就买了红宝书这种比较厚,拓展内容都已经写在上面的。

(2)恋恋有词的话,需要听课程,进行补充,对应的可能记忆更深刻点。红宝书对应的有单词APP,顺序什么的都是按照这本书上面来的,用着凑合。

(3)还有一本是考研的叫词汇的逻辑,我觉得还不错,按照不同的话题进行分类单词,可以当工具书。

何凯文的长难句,我属于基础比较差的,不懂语法。我把他这本书从头看到尾,也听了他的课程,觉得自己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至于价值多少,我自己也不太清楚。

王江涛的作文,大家都在推荐,我作文没怎么准备,因此在这上面也没啥发言权,我也算是人云亦云哈哈哈哈。

政治资料准备:

早期准备:

1.肖大大:(对肖大大真的充满尊敬,太神了)一千题必备,打基础的良方。精讲精练一千题配套使用效果更佳。至于真题,每年都很少有推荐真题的,感觉做的必要不大。这也是政治在资料准备上跟别的科目很大的不同。

2.考研大可爱:考研老师的课程听着是真不错,因此配套的资料也是必不可少。核心考案(听课必备),还有《优题库》,应该是能跟他的核心考案配套的。(我前期犯了个错误,就是听的是考研的课,结果做的是一千题,核对答案就很不方便,在考前一个月才买了精讲精练,感觉在复习节奏上很受影响。)

3.考研:她的考试技巧料也很足,但是我全程没怎么听过她的课,我有同伴说她的课听着很不错,大家如果感兴趣看的话可以好好看一看。

后期准备:

考研八套卷(简称肖八),还有徐八,腿四。建议全买,对比着做。一般在十一月份出,出了就快速刷,选择题能全搞明白记住,你的选择就不会差了。最后,重头戏来了,肖四,宇智波斑愿称之为宇宙最强!!!!相信肖爷爷,错不了。大题要全部背会(虽然今年考的大多是前两套,但是后面两套背会对前面选择也是很好的,最关键的是,你不知道明年考的会是前两套,还是后两套)

视频准备

我当时加了一个全年更新的百度网盘的群,跟了一年,几乎每天稳定更新。应该是应有尽有(懂的都懂哈),如果学弟学妹有需要的话可以私信我,我把他推给你们,还是挺靠谱的(听说很多学生被骗的,收了钱更新一段时间就停止更新。后期关键时期还得再去找资源,很麻烦。这种就太不靠谱了)。倒是资源的充分导致我们很容易不知如何选择,下面我就将我听过课的老师们的特点稍微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当然这也仅代表我个人感受,这个见仁见智。

西综:

推荐小亮还有考研的。小亮的讲解视频十分具体,而且会有串讲,将之前的知识点再进行串讲、回顾。效果挺好,而且有很多便于记忆的口诀。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他的视频动辄两个多小时,我看了有时会睡着- -!!贺老总的就会略短一些,重点比较突出,某些口诀个人感觉比小亮的更好记忆一些。还有,如果生理和内科某一个章节,你处于一种感觉:这一章学过了,但是让你去回忆却一头雾水,一团乱麻。那么我推荐你听一听刘忠宝的课,他有高度,会让你对这一章节耳目一新。其他的比如李睿的外科,李聪的病理(人品好像备受争议,不过如果你不在意的话,课还是不错的。)讲的都还不错。生化推荐听刘不言的,他思维比较灵活,生化大的框架不应该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还是要讲理解讲技巧的。最后着重推荐一下小亮的最后冲刺三套卷的视频最后六小时的视频,我考前听的,不夸张地讲,感觉能给我提升10分!!!考点命中率高的吓人,我考试的时候看到那个神经定位题的时候差点笑出声来,我之前是真真忘了,前一个晚上才被小亮点到。

英语

英语单词其实我是没怎么看过视频的,单词课有兴趣的就看一看吧,之前说的恋恋有词是跟视频课强相关的。阅读方面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推荐考研的《阅读的逻辑》,何凯文的KK三步法也可以,不过我没学会55555。七选五我是考前两周才开始看的,这也是我的教训之一。我的七选五错了三个,简直了。翻译也是,错得离谱,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在这个上面我也没什么发言权,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太忽略这两题。作文的话,我当时是最后两周开始背朱伟和考研一起出的考前作文模板,五篇小作文,五篇大作文。感觉差不多够用了。作文历来不是拉开分差的关键,所以我也不太建议花太长时间。毕竟西综和政治后期背诵任务已经很大了,感觉也没必要背太多篇作文,或者看太多视频去学习。选几篇不同类型的,包含一些用词技巧的(比如? “ X-orented ”?? 就是“? X导向? ”的),个人感觉像这种技巧无论哪篇都可以用。把作文背得熟练一点,考前再背几遍,能灵活运用,应该作文问题不大。如果,英语底子很不好的,那么我就推荐可以使用一对一作文模板。我当时有同学也搞过,效果也可以。一周可以搞定(有学两个月作文但最后还是写不出来的,那种就做了很多无用功)不过这个必须找靠谱的,不然一篇多卖那就太坑了。

政治

政治前期我一直看的考研,然后也没怎么认真学习。后来我才发现这种只看一边当时理解后来就忘得一干二净的做法极其低效。这也算是我的教训吧。无论是考研的视频还是考研的,对比来看差别不大,都能带你快速的领略政治。但最好是看完《精讲精练》或者考研的《核心考案》带着疑问去看视频。看完之后再做一做《一千题》或者《优题库》。前期也是可以学政治的,马原的哲学和政经是理解优先的,建议不懂的地方多看一看视频。前期打下一个基础,可以为后期省下宝贵的时间。

后期的冲刺很关键,我因为前期工作做得不好,只能后期搏一搏。后期在政治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所幸我最终还有所收获。不过对别的科目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英语就没时间去看七选五和翻译了。肖八,徐八,腿四都有配套的视频,可以找重点观看(不建议全看,后期时间很宝贵)。肖四背就完了,如果感觉背不会的我推荐可以在网上搜一些B站UP主,她们的教学比较适合短时记忆,而且会给你总结答题套路。背会一题应用多题,能为最后冲刺剩下很多宝贵的时间。

三、西综学科特点:

1. 生理:生理属于重理解科目。特别是近几年命题角度灵活多变,需要从根本上去进行理解,死记硬背效果并不是很好。不过今年生理出乎意料的简单,照往年上看,生理也是属于拉分科目,属于小三科中难度比较大的,建议着重复习

2. 生化:生化历年考点都比较集中,比较固定,2020年除外。今年的生化,有人错误率高达80%,而且很多考点都是之前没考过的,比较奇葩。以后会不会往这方向上发展,这个实在是不敢乱说。今年一直看贺银城或者傲视的资料而不看课本的人感觉生化有可能出大问题。

3. 病理:这一科我在平时练习中是正确率最高的,倒不是因为我掌握的好,是因为病理的知识点很固定,也比较好押,整体难度不算太大,是要把握好,分数要拿到手的。因为考点比较集中,因此,我建议以习题为基础来进行考点的复习。

4. 内科:大魔头,很可能复习到最后一天都感觉没怎么学会!!

不过大家不用怕,考题分几种类型,有A1、A2、A3、B、多选。如果你目标跟我差不多,230-240左右,那么把A3掌握好,就属于重中之重,即把病例题掌握好。做到错2-3道题以内,你的分数就有了保障。有个小技巧:A3可以根据出的顺序与课本的内容顺序相一致的原理来推导考察的是什么系统的疾病,然后再推导出疾病。整体难度不是很高(除了比较奇葩的个别考题)但分值却很足。我当时用的是北医的病例分析,傲视的好像也不错,专项进行训练,效果又好又快!

多选属于比较难的点,前期不注意的话,后期会感觉很无力,总是会错一半以上。所以在前期做题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哪些知识点可以考多选,一般有一些什么诊断标准啊,指征啊这一些。并在书上做下标记,方便以后单独拿出来复习。

具体到章节上,心内、血液比较难,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理解,去记忆;呼吸、消化、传染病属于杂而不难,是要抓牢的分数;肾内病理比较复杂,但是一旦搞明白会发现很好学而且考点比较固定;内分泌和自身免疫比较杂,同时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也是比较容易失分的地方,需警惕;中毒感觉就是背,背,背,背,背不会!!(还是背吧,用个口诀啥的,还能离咋的)。总而言之,内科属于绝对的大头,属于选拔性质的题目较多。分数高不高,这门说了算。

5. 外科:外科内容琐碎,特别是总论上面,什么内容都有,大杂烩。普外还略微友善一点,感觉可以先拿这个开刀,之后以这个为依靠来拿分。骨科感觉也是内容很多很零散但是至少一半左右知识点是不难理解的,较容易记忆。跟内科一样,外科的病例题也要保证高正确率,这是你的分数平稳的保障。

与内科老头子不同,外科老头子太爱搞事情了,喜欢出一些超纲的多选题,真真令人头疼。不过我发现他很多都是三选,碰到不会的就三选吧,找一个看着最不顺眼的排除完事儿。外科着重记忆一下手术指征,还有胆道疾病的很多指征(切胆囊啊,拔T管啊,夏科三联征,五联征啊这些个指征,不记忆的话后面真的让你头疼)。还有一些术式的选择,属于较常考的点。

?

四、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原则上只列全年的计划框架,粗糙的计划

这是为了不给自己增加特别大的负担。不至于列了计划完不成而产生一种自责情绪,不至于越学越感觉失落,而后导致厌学,最后放弃考试。

学习阶段要区分清楚,比如是准备复习三轮还是四轮,每轮复习大概要做的内容,每一阶段要达到的目标,这个必须要明确,而且一定要按时完成。每一轮复习任务的完成都将给你增添些许信心。在每个阶段结束时也要总结发生的问题还有可能有帮助的学习经验

?

?

时间

计划

备注

早上

7:00—8:00

起床、洗漱、吃早饭

我比较磨叽,所以设置了一个小时

?

?

8:00—12:00

西综

早上我状态不好所以喜欢做一些题,然后再对一对答案,差不对一个上午就结束了。

中午

12:00—14:30

午饭、午休

?

?

下午

14:30—18:00

西综和(或)英语

这个主要看进度,一般安排西综

?

?

18:00—19:30

晚饭、休息

?

?

晚上

19:30—21:30

英语

在这个时间段我是雷打不动的写阅读然后进行纠错

夜晚

21:50—23:30

英语单词+政治

学到最后就有点疲惫,选择记忆点东西可能比较刺激大脑,也避免后来干扰。这种记忆方法比较适合早起特困不喜欢背书的。

大家也能看出来我的这个时间表属于略微佛系的,大概每天只拿出了自己的百分之八十。这也是我个人特点吧,压力太大我反而会反弹,于是就这么安排了一个让我感觉既不难受又不过于放松的学习计划。比起我的学长留下来的学习计划,我这个已经显得很宽松了(学长每天学习14个小时)。不过这只是用于前期,在后期要适当的拉长学习时间。其实到后期也都不敢天天像之前那么睡。在最后一个月我平均每天6小时睡眠时间。最后一周更是每天5小时。不过我感觉这就是正常的学习状态变化,要越来越亢奋,越来越紧张。前期不要太紧,后期不要太松,应该就可以了。(不包括学神级别人物,比如我的某个学长,从一开始就6点到自习室学到晚上12点的,中午就休息半个小时,坚持到了最后的。那种我是发自内心佩服,自叹不如。)

大体的阶段规划(我主要说一下西综):

我将其分为三轮进行复习。第一轮2月—8月(我第一轮着实有点慢),看课本,之后做真题(一般只做小红书,一些错误率高的再做一做北医紫皮书),然后把对的题考试的知识点用蓝笔划出来,错误的用红笔(这里推荐一下百乐pilot的彩色水笔,真好用!)。不理解的就听课(上述推荐的老师一般都能讲清楚)这样就比较高效且全面地进行了复习,不至于看太多视频课或者重复训练习题而浪费时间。第一轮看完要能够把大体框架搭建起来,哪个章节讲的大体内容要知道,要理解里面内在的机制,原理。第一轮重在理解,重在宏观上把握。

第二轮9—11月上旬(比较赶)。我看的傲视天鹰(记忆技巧规律总结),然后对比着看一下考研的资料。并且要再做一遍真题,同时想要考高分者应该在做一些别的资料,比如我之前说的紫皮书,考研教育的练习题,甚至还有考研的练习资料。我在第二轮的的时候就没看书了,一是为了提升速度,二是这样可以把知识点集中起来进行记忆(课本知识点较琐碎不适合背诵,适合理解)。在看资料的过程中要边看边背(这个习惯很重要)。第二轮复习主要大的知识点就应该要把它背下来了。每个章节都有大块的知识点,生理细胞章节肌肉收缩,受体分类,血液章节凝血机制,循环章节的心脏电生理,呼吸章节的动力阻力等等,生化三大代谢,遗传的各种物质作用等等,病理泌尿系统病理变化,总论的一些变质的例子等等。要至少能合上书之后能够回忆一遍,然后再继续往下走。我的方法是是将第二轮复习时不会且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写在笔记本上(不要写太多,要挑自己不会的,减轻任务量,提升效率),统一进行背诵。这样第一能够让记忆更深刻,第二是在第三轮复习以及考前时便于翻看,强化记忆。复习完第二轮要能够做到掌握70%以上的大块知识点。剩余30%是知道但是背的不算太熟练,后面继续加深记忆。这样效果就算是还挺好的了。

第三轮11月中旬—12月中旬。我就直接做的历年真题套卷。现在想来还是不如再复习一轮再做题,因为只复习两轮结果错题太多,心太累。望大家谨慎借鉴我的经验。我的第三轮就是每天上午七点过去开始写,一般一个半小时能写完,然后就汇总错的题。包括汇总每个科目的错误率,每种题型的错误率等等。然后还是以课本为根本,把错的知识点进行定位,标记,再进行拓展:把这一章节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下。如果感觉这一章错的次数很多就再找一些习题进行练习,深化记忆。之前说的那个病例专项训练,要给予一定重视,我写练习册写到大概一半的时候就有很明显的进步效果。我总共做了2010-2020年的真题,每一年的我做完,纠错估计要花三天时间。所以也大概花了一个月。第三轮我觉得要把细节上的知识点都给掌握好,易考点,易错点,自己的薄弱点都要很了解,并且专项提升也在这个时期要做好。

考前冲刺,考前主要精力放在了政治大题和英语作文上。西综方面就是把之前的错题再看一看,之前写在本子上的不熟练的知识点再背一背(这里有给小技巧:可以把不会的本子上的知识点拿出来贴在墙上或窗户上便于观看)考前一周,我一直做的是小亮的冲刺三套卷,考前那一夜我是看的小亮的最后六小时,收获颇丰。我很感谢他,他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大体的时间规划就是这样,英语政治后期跟西综时间对半分,我就不再详述了。这只是我个人的,肯定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也是辩证地看,批判地吸收,更好地为自己学习服务。

五、心理调整

以下就没什么干货了,都是我个人经历以及感悟吧,有兴趣的可以再看一下。

一颗平常心在考研的漫漫长路中显得十分的珍贵。大家都在一个自习室,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正常,可背地里有人经常失眠,有人经常回宿舍之后一个人偷偷地哭。这都是很常见的压力过大导致的后果。但是压力过大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恶性循环还是很可怕的。更常见的是当你完不成自己设置的目标,那种自卑感会一直环绕着你,越来越难缠,成为你前进的阻力。因此,要先记住,大多计划是完不成的,或者说是很难百分百完成的,很可能今晚你特别想玩手机,但是玩了就会耽误计划。你会陷入两难。最终你还是选择和玩手机,你会很自责。但是要知道这都是情有可原的,谁都一样,这很正常,没控制住,玩了就玩了,只要别忘了明天你还要继续往前走,就成!!!

我本来是jun校学员,买断花了一大笔钱(这里就不解释了,懂得自然懂)。那种怕考不好的压力日常重到令人胸口发闷。幸好,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同从那个地方出来,一起复习,一起吐槽,郁闷的心情随着嬉笑怒骂就释怀了。这也是我之前说要有靠谱的研友相伴是很重要事情的原因。

从考研开始到结束,我经历过两次心理崩溃。

第一次是我九月份做第三遍英语真题的阅读,一篇错了三个,连错两篇。我自闭了。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傻子。我都做三遍!!!文章在讲啥我都记得很清楚,但就是做不对,当时就感觉我可能没希望了。后来跟一哥们儿(他考研考了三年最后英语考了81分)跟我讲他最后一次考研,真题做了6遍,做到第五遍的时候还出现过连错三个。更痛苦的是,跟第四遍做的时候错的一样!他又说,“最痛苦的还不是这个,是你之前做对的,后来做,又错了。那种感觉痛不欲生!但是没事啊,你看我,扛过来,不就好了吗,在做几遍呗。怕啥的”。也多亏了他,不然今年我可能就放弃继续攻克英语。照今年这难度,那最后英语都要不及格了hhhh。

第二次是我在考前做小亮的考前模拟三套卷,三套,212、218、212。做完最后一套时距离考试还有两天。我心态再次炸了,感觉明年再战了。这时候又是一位朋友帮助了我,他跟我聊了很多,聊到很晚。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其实我都怀疑是他编的)他说去年考上咱们本校研究生的很多考400多的(最后一名371),考前模拟卷子分数我都知道,都是200+,所以你今年也400+稳了。其实现在越想越感觉他是编的,不

过当时的确给我鼓舞很大。我后来也觉得没再怕的,干就完了!

心态的调整我也并非十分擅长,但是我知道同伴能给予你莫大的鼓舞,你永远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记住这个,就拥有了温暖,就感觉后背是柔软的,就有勇气一往无前!

希望大家呢,也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年保持住,平稳发育,成为一个大后期英雄,上演逆风翻盘。脚踏七彩祥云向人生下一阶段奋进!!!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