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7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7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周礼

西周的政治制度之一。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周礼”,内容比较广泛,其中,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之外,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衣服、车马等礼仪等级规定。配合这些典礼仪式,还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舞乐。其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礼仪体系。周朝礼乐制度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很多内容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公九卿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日知录

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所著。始撰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书名取于《论语?子张篇》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作者经数十年的积累利不断增补、修订,于晚年完成这部以“明道”“救世”为宗旨的札记式著作。其内容以考据为主,按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编入,共1000余条。其治学强调务实和经世致用,考证精详,以古筹今,对清代学术发展有深刻影响。

4.贾思勰

贾思勰,(533~544),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南朝宋至梁时期,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该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树、树木、畜产、酿造、调味、调理、外国物产等各章构成,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5.头下军州

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 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6.北府兵

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东晋为抗衡前秦,命谢玄招募军士,徐州、兖州人民纷纷应募入伍。后来,拜谢玄为徐州刺史,治所在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这支军队被称为北府兵。这支军队在抗御前秦中屡立战功,淝水之战中,谢玄、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此后,北府兵乘胜北伐,先后收复今河南、山东境内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还一度打到黄河以北的邺城。387年,朝廷征谢玄为会稽内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守广陵。此后,诡王司马恬、外戚王恭相继任青、兖二州刺史,统领北府兵。397年,王恭自京口起兵反晋,北府兵从此成为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火并的工具。402年后,北府兵为荆州军阀桓玄并吞,刘牢之原参军刘裕等联络一部分北府兵中下级将领分别在京口与广陵举兵击灭桓玄。刘裕等人虽都是北府兵将领出身,但他们的军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北府兵了。

7.谶纬

流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的一种神学迷信学说。“谶”,指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宗教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该学说大体以《易经》中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和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根据,编造影射性的图谶符命,为巩固统治或改朝换代提供天命上的根据。王莽利用图谶“改制”。东汉光武帝用图谶为中兴汉朝做根据。东汉章帝集白虎观会议写成《白虎通义》,使儒学神秘化,谶纬学也更为发展。东汉末年,这一学说逐渐衰落。

8.精兵简政

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指示》,提出必须普遍地实行“精兵简政”。从本年初开始,由于日伪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残酷“扫荡”,抗日根据地明显缩小,财政经济极端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相应地缩小军政机构,才能克服物质困难,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在11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当时米脂县参议会议长、开明士绅李鼎铭等11人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精兵简政”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对此主张立即采纳,并于当日起开始在各抗日根据地内广泛施行,中共中央指出:为进行长期斗争,准备将来反攻,必须普遍地实行精兵简政;精兵简政,节省民力,是目前迫切的重要的任务。中共中央要求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党、民众团体脱离生产的人数必须缩减,务求全部脱离生产的人数不超过、甚至更少于居民的3%。中央军委也发出相应指示。要求全军整顿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中共中央还指示,精简下来的干部不应降级使用,而应集中于山地或送一部分到中央,加以长期培训,以备将来使用。

二、简答

1.元行省制

行省,源于金朝。金国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非定制。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中统、至元年间,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二)历史意义。元代的行省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另外,在一些边远地方设立行省,如甘肃行省、云南行省、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元代的行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元代的行省制度虽然与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观念确实有很大的抵触,但它作为元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还是起到了它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洋务运动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是清统治集团内部开明士大夫倡导的自强改革运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步骤。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和买办性,但它们已经引进了西方的机器生产,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有很大的不同。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到中国,这也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为近代私人资本主义性质企业的产生起了刺激作用。洋务运动在中国最先建立了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其在生产上的优越性已经凸显出来。正是在洋务运动的引导下,民间的近代企业纷纷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发展壮大起来。两者构成中国社会的新生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演进。

(3)洋务运动冲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客观上奠定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础。洋务运动主张“西学为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使得传统 “夷夏之防”、“义利观”发生变化,开化了社会风气,为从深层次向西方学习奠定了基础。

(4)洋务运动的失败也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洋务运动对西方的学习仅限于物质层面,不能将中国从封建社会的深渊里解救出来。因此,这就提示后来的资产阶级不得不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向西方学习。其后,资产阶级进一步从政治层面和思想层面向西方借鉴就是力证。

3.通志中二十略精华所在

《四库全书著作提要》中载:“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著华,惟在二十略而已。一曰氏族、二曰六书、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礼、八曰谥、九曰器服、十曰乐、十一曰职官、十二曰选举、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货、十五曰艺文、十六曰校雠、十七曰图谱、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灾祥、二十曰草木昆虫。其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略,为旧史之所无。”

二十略对文献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校雠略》、《艺文略》、《金石略》和《图谱略》上。《金石略》和《图谱略》扩大了历史文献资料的范围。《艺文略》通录了古今存佚的文献,创立了新的图书分类方法。《校雠略》是《艺文略》,《金石略》和《图谱略》的说明书,集中系统地反应了郑樵的文献学思想。《校雠略》是通志二十略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对文献资料的搜访,典藏,整理,使用等问题的看法都包括在内。在我国学术史上,将校雠之学写成专著,是从《校雠略》开始的,郑樵的发轫之功,不可抹煞。

4.清考察制度(略)

5.隋统一原因、意义

隋朝统一南北,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原因有:

第一,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为进行统一战争准备了条件。同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从而为其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这种政治上的南北统一,进而造成经济上的南北统一,是完全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的,是完全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的。

第二,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各少数民族基本上被汉族所同化,南北方都出现了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情景。自秦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丁零各族,到了北朝末年,已经和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骨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中国北方的统治权,也已经由鲜卑贵族移转到汉族大地主手里(尽管这些汉族大地主带有鲜卑化的成分)。这样,自西晋末年以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 已经缓和了下来,南北朝间的民族矛盾对抗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使中国南北部很容易地统一起来了。

第三,北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在统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北朝均田制的继续推行,自耕小农大大地增多,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扩大起来的府兵,也由于他们的经济比较稳固,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因而兵源增多,战斗力加强;比较南朝自耕小农经济日益衰颓,兵士身份日益低落,国力也因以不振,最终导致了南朝为北朝所并。

第四,南北在政治上的对立和斗争,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给两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 此,要求结束南北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南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五,隋文帝杨坚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杨坚是北周贵族,周静帝即位后,他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逐步控制了北周军政大权。他革除了周宣帝的一些暴政,用法较为宽大,提倡节俭,颇得民心。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汉族官僚和汉化鲜卑贵族的有力集团。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立 隋朝,即位之后,他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南方的陈,进一步打破了南北均势,为隋朝统一南北提供了条件。589年,隋灭陈,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意义:隋统一南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 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使社会发展步入正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唐朝的强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

1.唐代赋税制度到后来赋税制度演变,特点,说明问题

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陆寅公集》卷二二),但官僚贵族享有蠲免租庸调的特权。从唐德宗时期开始实行两税法。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其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以779年(大历十四年)政府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总额分摊于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收入钱最多的一年的收入数作为两税总额分摊于各地。全国无统一定额。(3)户税按户等高低(分上上至下下九等)征钱,户等高者出钱多,低者出钱少。划分户等,是依据财产的多寡。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4)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5)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所以新税制称为两税法。(6)对不定活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 两税法大约实行了八百年,中间略有变更。北宋时从户税中分化出商税和间架税。户税逐渐变成地税,仅保留夏秋两征的形式,成为一半收钱,一半收谷的二税。

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应,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2.明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 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

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3.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由于“左”倾主义的推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这是党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他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形成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革命问题的划时代的标志。

2017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周礼

西周的政治制度之一。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周礼”,内容比较广泛,其中,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之外,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衣服、车马等礼仪等级规定。配合这些典礼仪式,还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舞乐。其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礼仪体系。周朝礼乐制度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很多内容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公九卿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日知录

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所著。始撰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书名取于《论语?子张篇》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作者经数十年的积累利不断增补、修订,于晚年完成这部以“明道”“救世”为宗旨的札记式著作。其内容以考据为主,按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编入,共1000余条。其治学强调务实和经世致用,考证精详,以古筹今,对清代学术发展有深刻影响。

4.贾思勰

贾思勰,(533~544),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南朝宋至梁时期,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该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树、树木、畜产、酿造、调味、调理、外国物产等各章构成,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5.头下军州

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 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6.北府兵

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东晋为抗衡前秦,命谢玄招募军士,徐州、兖州人民纷纷应募入伍。后来,拜谢玄为徐州刺史,治所在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这支军队被称为北府兵。这支军队在抗御前秦中屡立战功,淝水之战中,谢玄、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此后,北府兵乘胜北伐,先后收复今河南、山东境内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还一度打到黄河以北的邺城。387年,朝廷征谢玄为会稽内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守广陵。此后,诡王司马恬、外戚王恭相继任青、兖二州刺史,统领北府兵。397年,王恭自京口起兵反晋,北府兵从此成为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火并的工具。402年后,北府兵为荆州军阀桓玄并吞,刘牢之原参军刘裕等联络一部分北府兵中下级将领分别在京口与广陵举兵击灭桓玄。刘裕等人虽都是北府兵将领出身,但他们的军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北府兵了。

7.谶纬

流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的一种神学迷信学说。“谶”,指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宗教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该学说大体以《易经》中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和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根据,编造影射性的图谶符命,为巩固统治或改朝换代提供天命上的根据。王莽利用图谶“改制”。东汉光武帝用图谶为中兴汉朝做根据。东汉章帝集白虎观会议写成《白虎通义》,使儒学神秘化,谶纬学也更为发展。东汉末年,这一学说逐渐衰落。

8.精兵简政

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指示》,提出必须普遍地实行“精兵简政”。从本年初开始,由于日伪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残酷“扫荡”,抗日根据地明显缩小,财政经济极端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相应地缩小军政机构,才能克服物质困难,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在11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当时米脂县参议会议长、开明士绅李鼎铭等11人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精兵简政”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对此主张立即采纳,并于当日起开始在各抗日根据地内广泛施行,中共中央指出:为进行长期斗争,准备将来反攻,必须普遍地实行精兵简政;精兵简政,节省民力,是目前迫切的重要的任务。中共中央要求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党、民众团体脱离生产的人数必须缩减,务求全部脱离生产的人数不超过、甚至更少于居民的3%。中央军委也发出相应指示。要求全军整顿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中共中央还指示,精简下来的干部不应降级使用,而应集中于山地或送一部分到中央,加以长期培训,以备将来使用。

二、简答

1.元行省制

行省,源于金朝。金国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非定制。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中统、至元年间,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二)历史意义。元代的行省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另外,在一些边远地方设立行省,如甘肃行省、云南行省、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元代的行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元代的行省制度虽然与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观念确实有很大的抵触,但它作为元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还是起到了它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洋务运动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是清统治集团内部开明士大夫倡导的自强改革运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步骤。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和买办性,但它们已经引进了西方的机器生产,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有很大的不同。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到中国,这也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为近代私人资本主义性质企业的产生起了刺激作用。洋务运动在中国最先建立了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其在生产上的优越性已经凸显出来。正是在洋务运动的引导下,民间的近代企业纷纷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发展壮大起来。两者构成中国社会的新生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演进。

(3)洋务运动冲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客观上奠定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础。洋务运动主张“西学为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使得传统 “夷夏之防”、“义利观”发生变化,开化了社会风气,为从深层次向西方学习奠定了基础。

(4)洋务运动的失败也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洋务运动对西方的学习仅限于物质层面,不能将中国从封建社会的深渊里解救出来。因此,这就提示后来的资产阶级不得不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向西方学习。其后,资产阶级进一步从政治层面和思想层面向西方借鉴就是力证。

3.通志中二十略精华所在

《四库全书著作提要》中载:“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著华,惟在二十略而已。一曰氏族、二曰六书、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礼、八曰谥、九曰器服、十曰乐、十一曰职官、十二曰选举、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货、十五曰艺文、十六曰校雠、十七曰图谱、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灾祥、二十曰草木昆虫。其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略,为旧史之所无。”

二十略对文献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校雠略》、《艺文略》、《金石略》和《图谱略》上。《金石略》和《图谱略》扩大了历史文献资料的范围。《艺文略》通录了古今存佚的文献,创立了新的图书分类方法。《校雠略》是《艺文略》,《金石略》和《图谱略》的说明书,集中系统地反应了郑樵的文献学思想。《校雠略》是通志二十略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对文献资料的搜访,典藏,整理,使用等问题的看法都包括在内。在我国学术史上,将校雠之学写成专著,是从《校雠略》开始的,郑樵的发轫之功,不可抹煞。

4.清考察制度(略)

5.隋统一原因、意义

隋朝统一南北,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原因有:

第一,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为进行统一战争准备了条件。同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从而为其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这种政治上的南北统一,进而造成经济上的南北统一,是完全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的,是完全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的。

第二,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各少数民族基本上被汉族所同化,南北方都出现了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情景。自秦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丁零各族,到了北朝末年,已经和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骨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中国北方的统治权,也已经由鲜卑贵族移转到汉族大地主手里(尽管这些汉族大地主带有鲜卑化的成分)。这样,自西晋末年以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 已经缓和了下来,南北朝间的民族矛盾对抗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使中国南北部很容易地统一起来了。

第三,北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在统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北朝均田制的继续推行,自耕小农大大地增多,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扩大起来的府兵,也由于他们的经济比较稳固,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因而兵源增多,战斗力加强;比较南朝自耕小农经济日益衰颓,兵士身份日益低落,国力也因以不振,最终导致了南朝为北朝所并。

第四,南北在政治上的对立和斗争,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给两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 此,要求结束南北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南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五,隋文帝杨坚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杨坚是北周贵族,周静帝即位后,他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逐步控制了北周军政大权。他革除了周宣帝的一些暴政,用法较为宽大,提倡节俭,颇得民心。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汉族官僚和汉化鲜卑贵族的有力集团。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立 隋朝,即位之后,他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南方的陈,进一步打破了南北均势,为隋朝统一南北提供了条件。589年,隋灭陈,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意义:隋统一南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 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使社会发展步入正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唐朝的强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

1.唐代赋税制度到后来赋税制度演变,特点,说明问题

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陆寅公集》卷二二),但官僚贵族享有蠲免租庸调的特权。从唐德宗时期开始实行两税法。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其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以779年(大历十四年)政府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总额分摊于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收入钱最多的一年的收入数作为两税总额分摊于各地。全国无统一定额。(3)户税按户等高低(分上上至下下九等)征钱,户等高者出钱多,低者出钱少。划分户等,是依据财产的多寡。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4)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5)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所以新税制称为两税法。(6)对不定活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 两税法大约实行了八百年,中间略有变更。北宋时从户税中分化出商税和间架税。户税逐渐变成地税,仅保留夏秋两征的形式,成为一半收钱,一半收谷的二税。

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应,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2.明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 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3.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由于“左”倾主义的推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这是党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他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形成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革命问题的划时代的标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