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8选6)

1.文艺复兴

14-17世纪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这场文化运动是从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开始的,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大到西欧各国,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不是古典文化艺术的简单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吸收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并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也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2.开罗会议

3.维也纳会议

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一次会议。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外,所有欧 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世界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主席由奥地利 首相梅特涅担任,操纵会议和起决定作用的是英、俄、普、奥四国首脑。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各国在打败拿破 仑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其实质是一次消除法国大革命影响、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瓜分拿破仑帝国遗 产的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最后议定书》。通过维也纳会议和以后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欧洲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被包括在一个共同的条约体系内,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欧洲的稳定。

4.《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发表的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提纲。因发表时间为四月,故名。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四月提纲》提出了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

5.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法典由序言、正文(共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法典在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6.伯罗奔尼撒战争

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7.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的古罗马奴隶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

8.华沙条约组

根据华沙条约建立的军事集团。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在华沙缔结八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简称“华约”。有效期二十年。条约宣称,缔约国将致力于“国际和平和安全”,并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规定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同年6月4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总司令和参谋长一直由苏联人担任。苏联在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驻军几十万。 1968年8月苏联以华沙条约组织名义,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阿尔巴尼亚退出该组织。

二.简答题

1.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2.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和约》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1)它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定了国家主权的平等。(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4)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主权是国家的属性,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的国家主权学说和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认同。这就否认和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关系中的世俗化倾向加强了。(5)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其中,在法国体现得最为明显。(6)和约还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间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3.明治维新的内容

1868年4月,睦仁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誓文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该年9月,定年号为明治,开始实施改革:

(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3%的地税和15%的附加税。

(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 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4.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内有反革命叛乱,外有英、法、美、日等协约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工人士兵武装暴动)的背景下制定的。

目的

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恢复发展生产,巩固苏维埃统治,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质

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后者则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内容

①农业上,余粮征集制;②工业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③流通上,排斥自由贸易;④分配领域,实行粮食、日用品的配给制,不劳动者不得食;⑤管理上,高度集中的中央管理体制。

①农业上,粮食税;②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收归国有,其他企业可租借给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③流通上,允许自由贸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④分配领域,按劳分配;⑤管理上,分级管理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途径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特点

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否定市场的作用,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

虽然在当时它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它严重地损害了工农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后者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一种大胆的突破,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它所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着力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种形式的经营,活跃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一定限度内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过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5.大流士一世改革的内容

大流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波斯帝国并加强其个人的专制统治,这就是所谓的大流士改革。(1)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大流士神化自己的权力,宣称其权力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恩赐于他的。他控制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建立起王室经济。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各行省每年要向波斯交纳规定的赋税。(2)他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使其互相牵制。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象兵、海军、工兵等兵种组成,分常备兵和战时临时征召的两部分。(3)统一铸币制度。他规定,帝国中央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可铸 造铜币。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8.4克。(4)大流士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以便于传达国王的命令和下情上达,传递各种信息,并便于军队的调动。(5)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但对各地原有宗教也并不排斥和干涉,各地区仍保存自己的民族宗教。

三.论述题

1.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一)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法国工人阶级还不成熟,因而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犯有一系列错误

首先,3月18日革命后,没有乘胜向凡尔赛进军,给敌人以喘息和反扑的机会,没有对巴黎的反革命分子实行坚决镇压。

其次,未没收法兰西银行以奠定政权的经济基础,加强自己的经济力量,而是任凭其资助凡尔赛匪徒。

再次,在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中,缺乏统一的指挥中心,并错误地采取了消极防御的战略;在公社内部忽视必要的集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没有一个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从而削弱了革命力量。

最后,没有形成工农联盟,使巴黎孤立无援。

(2)根本原因:法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不具备。

其一,70年代初,法国小资产阶级仍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发展正处其“青年时代”,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方式的程度。

其二,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处在稳定发展时期,国际无产阶级还没有联合起来互相支持,而国际资产阶级却结成反革命联盟,共同绞杀了巴黎公社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 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 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心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和采掘业转移到重工业,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属于制造业的重工业部门。

(二)影响。

①促成了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业、汽车工业,同时通过技术变革改造了旧工业部门如钢铁工业;

②导致大规模企业的出现,适应大企业规模要求的股份公司在19 世纪最后30 年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垄断组织也逐渐出现并壮大;

③在生产管理方面引起重大变革,企业开始注重发展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如美国的泰罗制和福特制;

④初步创造出世界经济体系:欧洲资本向全世界输出,建立了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形成世界市场。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重工业成为欧美国家的主导,使生产规模更大,引起了生产管理的革命,也为垄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评价罗斯福新政

背景:(1)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经济危机。(2)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采取了一些不成功的应付经济危机的措施(3)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4)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进步主义思潮和改革、一战期间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早期制度学派经济学理论创新就是新政前的思想运动”,它们都“成了罗斯福新政的思想渊源

(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1935-1939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在复兴和救济,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在“新政”实施期间,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改革政治体制等方面。

(1)在财政金融方面。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整顿破产银行的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帮助大银行复业。1935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资金以上的一切州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对各联邦银行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加强美国对外的经济地位,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到同 年10月,美元贬值约30%。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在工业生产措施方面。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规定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法令还对劳资关系作了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推选代表与资方集体商订雇佣合同的权利,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对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3)在节制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政府设立了农业经济调整署,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政府对缩减农业产量的农业主进行补贴,并给予贷款。这些措施,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在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价格。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救济失业者和贫穷者。除了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1935年8月14 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慈善团体提供救济的传 统,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生活保障的责任,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

(5)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为缓和劳资矛盾,罗斯福敦促国会于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能禁止工人罢工;成立劳资关系署,调查调解劳资纠纷。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周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

(6)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政时期,罗斯福全面扩张了总统权力,逐步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新格局。他颁布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一些行政 机构。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8248号行政改革命令,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办事机构,从而确立了以预算局为中枢的管理体系。

(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一.名词解释(8选6)

1.文艺复兴

14-17世纪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这场文化运动是从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开始的,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大到西欧各国,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不是古典文化艺术的简单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吸收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并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也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2.开罗会议

3.维也纳会议

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一次会议。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外,所有欧 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世界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主席由奥地利 首相梅特涅担任,操纵会议和起决定作用的是英、俄、普、奥四国首脑。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各国在打败拿破 仑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其实质是一次消除法国大革命影响、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瓜分拿破仑帝国遗 产的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最后议定书》。通过维也纳会议和以后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欧洲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被包括在一个共同的条约体系内,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欧洲的稳定。

4.《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发表的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提纲。因发表时间为四月,故名。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四月提纲》提出了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

5.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法典由序言、正文(共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法典在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6.伯罗奔尼撒战争

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7.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的古罗马奴隶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

8.华沙条约组织

根据华沙条约建立的军事集团。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在华沙缔结八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简称“华约”。有效期二十年。条约宣称,缔约国将致力于“国际和平和安全”,并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规定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同年6月4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总司令和参谋长一直由苏联人担任。苏联在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驻军几十万。 1968年8月苏联以华沙条约组织名义,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阿尔巴尼亚退出该组织。

二.简答题

1.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2.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和约》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1)它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定了国家主权的平等。(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4)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主权是国家的属性,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的国家主权学说和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认同。这就否认和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关系中的世俗化倾向加强了。(5)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其中,在法国体现得最为明显。(6)和约还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间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3.明治维新的内容

1868年4月,睦仁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誓文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该年9月,定年号为明治,开始实施改革:

(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3%的地税和15%的附加税。

(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 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4.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内有反革命叛乱,外有英、法、美、日等协约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工人士兵武装暴动)的背景下制定的。

目的

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恢复发展生产,巩固苏维埃统治,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质

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后者则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内容

①农业上,余粮征集制;②工业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③流通上,排斥自由贸易;④分配领域,实行粮食、日用品的配给制,不劳动者不得食;⑤管理上,高度集中的中央管理体制。

①农业上,粮食税;②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收归国有,其他企业可租借给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③流通上,允许自由贸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④分配领域,按劳分配;⑤管理上,分级管理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途径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特点

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否定市场的作用,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

虽然在当时它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它严重地损害了工农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后者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一种大胆的突破,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它所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着力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种形式的经营,活跃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一定限度内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过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5.大流士一世改革的内容

大流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波斯帝国并加强其个人的专制统治,这就是所谓的大流士改革。(1)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大流士神化自己的权力,宣称其权力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恩赐于他的。他控制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建立起王室经济。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各行省每年要向波斯交纳规定的赋税。(2)他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使其互相牵制。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象兵、海军、工兵等兵种组成,分常备兵和战时临时征召的两部分。(3)统一铸币制度。他规定,帝国中央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可铸 造铜币。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8.4克。(4)大流士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以便于传达国王的命令和下情上达,传递各种信息,并便于军队的调动。(5)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但对各地原有宗教也并不排斥和干涉,各地区仍保存自己的民族宗教。

三.论述题

1.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一)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法国工人阶级还不成熟,因而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犯有一系列错误

首先,3月18日革命后,没有乘胜向凡尔赛进军,给敌人以喘息和反扑的机会,没有对巴黎的反革命分子实行坚决镇压。

其次,未没收法兰西银行以奠定政权的经济基础,加强自己的经济力量,而是任凭其资助凡尔赛匪徒。

再次,在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中,缺乏统一的指挥中心,并错误地采取了消极防御的战略;在公社内部忽视必要的集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没有一个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从而削弱了革命力量。

最后,没有形成工农联盟,使巴黎孤立无援。

(2)根本原因:法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不具备。

其一,70年代初,法国小资产阶级仍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发展正处其“青年时代”,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方式的程度。

其二,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处在稳定发展时期,国际无产阶级还没有联合起来互相支持,而国际资产阶级却结成反革命联盟,共同绞杀了巴黎公社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 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 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心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和采掘业转移到重工业,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属于制造业的重工业部门。

(二)影响。

①促成了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业、汽车工业,同时通过技术变革改造了旧工业部门如钢铁工业;

②导致大规模企业的出现,适应大企业规模要求的股份公司在19 世纪最后30 年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垄断组织也逐渐出现并壮大;

③在生产管理方面引起重大变革,企业开始注重发展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如美国的泰罗制和福特制;

④初步创造出世界经济体系:欧洲资本向全世界输出,建立了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形成世界市场。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重工业成为欧美国家的主导,使生产规模更大,引起了生产管理的革命,也为垄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评价罗斯福新政

背景:(1)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经济危机。(2)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采取了一些不成功的应付经济危机的措施(3)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4)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进步主义思潮和改革、一战期间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早期制度学派经济学理论创新就是新政前的思想运动”,它们都“成了罗斯福新政的思想渊源

(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1935-1939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在复兴和救济,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在“新政”实施期间,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改革政治体制等方面。

(1)在财政金融方面。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整顿破产银行的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帮助大银行复业。1935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资金以上的一切州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对各联邦银行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加强美国对外的经济地位,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到同 年10月,美元贬值约30%。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在工业生产措施方面。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规定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法令还对劳资关系作了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推选代表与资方集体商订雇佣合同的权利,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对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3)在节制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政府设立了农业经济调整署,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政府对缩减农业产量的农业主进行补贴,并给予贷款。这些措施,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在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价格。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救济失业者和贫穷者。除了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1935年8月14 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慈善团体提供救济的传 统,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生活保障的责任,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

(5)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为缓和劳资矛盾,罗斯福敦促国会于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能禁止工人罢工;成立劳资关系署,调查调解劳资纠纷。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周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

(6)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政时期,罗斯福全面扩张了总统权力,逐步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新格局。他颁布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一些行政 机构。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8248号行政改革命令,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办事机构,从而确立了以预算局为中枢的管理体系。

(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Leave a Comment